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艺考资讯
  • 各省艺考网
更多

广东艺考网    湖北艺考网    北京艺考网    浙江艺考网    山东艺考网   
天津艺考网    上海艺考网    重庆艺考网    辽宁艺考网    江苏艺考网
安徽艺考网    福建艺考网    江西艺考网    湖南艺考网    四川艺考网
陕西艺考网    海南艺考网    吉林艺考网    山西艺考网    广西艺考网
云南艺考网    青海艺考网    甘肃艺考网    西藏艺考网    河北艺考网
贵州艺考网    河南艺考网    新疆艺考网    宁夏艺考网    内蒙古艺考网
黑龙江艺考网

更多
电影影像的色彩
来源: | 作者:广东传媒艺考培训 | 发布时间: 2017-10-30 | 11179 次浏览 | 分享到:

   

电影影像的色彩


  色彩无疑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绘画中,凡高认为色彩高于一切。
  乔治·里埃埃说:“处理主题,应着眼于色调,而不是主题本身。”
  科学分析表明:
  首先,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生理上不同的反应。弗艾雷在《论动觉》一书中讲到了他的实验结果。。他说:在色光照射下,人的肌肉的弹力可加大,血液的循环可加快,其增大的梯度是“以蓝色为最小,依次按绿色、黄色、桔黄色、红色的顺序逐渐增大。”
  其次,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的心理及情绪带来不同的反应。科学家的归纳是:
  红色:象征着生命、血、朝气蓬勃、爱情、暴力、革命……
  黄色:象征着阳光、欢乐、温暖、享乐……
  绿色:象征着生长、生命、青春……
  紫色:象征着高贵、牺牲……
  蓝色:象征着冷静、平和、纯洁、高雅、忧郁、浪漫……
  当然,除了整个人类对色彩的共同的生理、心理的反应之外,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文化传统的不同,他们对色彩可能也会有他们独到的反应。如中国人对黄色有一种他们特有的情感。
  由于色彩的这些作用,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名利场》的问世,无疑是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如果说,彩色电影之前的黑白电影是象劳逊所说的 “摄影实际上是一个用光线进行绘画的过程。”那么,黑白电影之后的彩色电影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不仅是用光线,而且是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过程。”
  彩色电影出现之后至今,色彩也象光一样经历了一个“不讲究”──“讲究”──“不讲究”的过程。
  一、色彩出现在电影中的几种情况及作用
  1、色调
  色调: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
  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
  ①、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鸟人》,写浪漫,用蓝色的冷色调贯穿全片。
  《好男好女》,写绝望,全片冷色调。
  《黄土地》,写对土地的爱,桔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金色的池塘》:写黄昏之恋,黄色的暖色调贯穿全片。
  ②、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③、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小屋的火边,桔黄色的暖色调。全片则是冷色调。
  ④、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色调在电影中出现,通常是通过布光(彩色光)、胶片的特殊选择,以及胶片的特殊洗印来达到的。
  在电视剧的制作中,电视剧的色调处理除了采取用布彩色光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来达到特定的色调效果。通常的办法是:
  A、用蓝色的纸板在摄像机前调白,这样实际拍摄出来的镜头的色调效果,就可呈现出暖色调的效果;
  B、用桔黄色的纸板在摄像机前调白,这样实际拍摄出来的镜头的色调效果,就可呈现出冷色调的效果;
  (实际制作中,还经常用调白平衡来白天拍夜景的效果:
  作法如下:
  ①、用桔红色的纸板在摄像机的前面调白;
  ②、拍摄时,摄像机的光圈比平时正常时所用的光圈再缩小两档。)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
  《日瓦格医生》:帕沙和拉拉在一起。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女主角在酒馆中。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鸟人》蓝色冷色调表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日瓦格医生》、《悔悟》中偏蓝的冷色调,体现了红色俄国对人性的极大的压抑。
  《黄土地》中桔黄色的暖色调,则反应出了创作者对我们这块土地的深厚的情感。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鸟人》:“鸟人”在海边的蓝光中“飞翔”。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金色的池塘》:
  《十字小溪》:
  我认为,色调在一部影片中,最有利于表现的是作者的情绪、情感、和作者心中的诗意,并且有利于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隽永的韵味和风格。
  2、局部色相
  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
  局部色相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主题作用。
  如果说色调的作用主要是表现作者的情绪、作者的诗意、并使影片形成一种独到的韵味和风格的话,那么,局部色相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主题方面。
  《黄土地》:红盖头、红被、红衣、红对联、红标语……
  《红色沙漠》:红墙、红机器、红木板、红色的火焰,女人的绿衣……
  《爱情的故事》:女主角詹妮开始她的帽子是玫瑰红,她到男主角奥利弗的家的时候,四处都是大片的纯红色。后来,詹妮得了白血病,红色也逐渐减弱,最后,只剩下病房中一簇紫红色的花簇。
  《鸟人》主人公蓝色的服装表现他的浪漫。同时,鸟人服装的蓝色也有变化。开始是蓝色格子上衣,后来衣服是全部蓝色。
  《黑炮事件》:
  该片的影评中大多评论的是影片中的黑白对比:
  会议室中一切都是白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只有人的头发和挂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
  其实,《黑炮事件》是一部政治电影。影片中制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贯穿全片的红色:红色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颜色。首先它在中国是革命的颜色、中国共产党的颜色(红旗、红色政权、红色江山),而红色本身的色彩指向则是鲜血、危机、危险、和暴力,故十字路口有红灯,公路上红色的路标表示着“停止”。
  《黑炮事件》就是聪明地利用了红色的这种复杂性。主人公赵书信的身边,总是伴随着红色,而且出现得比较自然,不易被人觉察。
  邮电局:高男人的红背心,女人的红伞,警车的红灯、红轿车、红裙子、红路标、红机器、“阿里巴巴”的红光……党委办公室的红色桌布。结尾的红太阳的特写。
  《罗拉快跑》:
  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②、剧作作用。
  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
  《蓝色的女人》:
  电影《蓝色的女人》中,局部色相是电影叙事的主体和核心。或者说,电影《蓝色的女人》就是一个局部色相的作业。
  3、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
  让同学讲好的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的例子。
  黑白片、彩色片在电影中交替出现的作用:
  ①、表现人物的心境: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
  《恋人曲》:
  《伊豆舞女》:
  ②、表现作品的主题: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种:黑白、彩色、桔红。用“黑白”来批判战争;用“彩色”来赞美和平;用桔红色来表现一种非现实的、浪漫的幻觉和想象。
  《恋人曲》:
  《伊豆舞女》:
  ③、剧作结构的处理:
  《开罗的紫玫瑰》:
  黑白:电影……(银幕上的、理想化的、艺术的)
  彩色:现实……(生活中的、非艺术的)
  《舞会小提琴》:
  黑白:导演拍这部影片的过程;
  彩色:所拍的电影。
  《蜘蛛女之吻》:
  A:黑白:瓦罗丁的幻觉(抽象的、象征性的──最高层次)
  B:桔红色调笼罩的:莫利纳编的电影(浪漫的、艺术的、经过人为加工的)
  C:彩色:现实。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彩色电影。作为影片结束的“尾声段落”,却是以黑白片的形式出现的。与整部影片的耀人眼目、五彩缤纷的彩色相比较,黑白片的简单的黑白二色的出现,使人不禁为之一震。
  首先,简单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过去了的、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赞美和怀念。
  其次,黑白二色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色彩构成。我们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中。所以,这里的黑白二色是影片制作者对生活的升华和提炼。或者说,这里的黑白片,使影片中的最后段落,脱离了影片的叙事层面,达到了象征、哲理层面的高度。
  《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是一部让人激动,让人震撼,让人感伤的爱情电影,宿命电影、红色电影。
  主人公是一个女孩,主人公也是红色。
  红色运用到极致。
  影片中突出使用了三种色彩:红色,黑色,白色。
  黑白色是暗淡的颜色,是世俗的颜色,是男人的颜色。
  红色是刺目的颜色,是爱情的颜色,是浪漫的颜色,是罗拉的颜色。
  罗拉的头发。罗拉家的红色电话。罗拉奔跑时街道背景的色彩。
  各种色彩中,红色是最刺激人的视觉器官的颜色。同时,红色是鲜血的颜色,红色代表着情感和爱情。影片中红色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主人公罗拉身上。
  影片的制作者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影片的制作者显然觉得,红色的服装、红色的道具已经不足以表现、讴歌罗拉。所以,他们将罗拉最醒目、最突出的部位——罗拉的头发染成了红色。
  于是,红色头发的罗拉,为了爱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在纷乱的街道上,在一片黄头发、白头发、黑头发中奔跑。
  罗拉的红发犹如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手中高擎的红色火把。火把中燃烧的是罗拉炽烈的爱情。
  电影视听语言(11)—色彩
  二、电影创作中的色彩处理
  1、总的色彩风格
  根据影片的风格,确立色彩的风格。
  A、纪实风格:
  ①、影片的总的色调、和被摄物的局部色相,应该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一致。
  ②、不要滥用艳丽的色彩,以刺激观众的视觉,因而造成人为的痕迹。(总之,要尽量让观众觉不到“色彩”的存在。)
  B、浪漫、夸张的风格:
  色彩上没有特殊的要求。可生活化,也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C、商业片:
  色彩要艳丽,要具有强烈的、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总之,要漂漂亮亮,女主角起码要换二十套衣服,要使人赏心阅目。
  2、色调
  根据影片主题和影片风格的需要,设计影片的色调。如:
  ①、整部影片用一种色调贯穿。
  A、冷峻的主题──冷色调。《鸟人》、《悔悟》。
  B、温暖的主题──暖色调。《黄土地》。
  C、不冷不暖的主题──不冷不暖的色调。《克莱默夫妇》。
  D、或者为了表现主题,为影片专门设计一种色调。
  ②、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色调,(一部影片由不同的色调组成)。
  《日瓦格医生》:
  3、局部色相
  ①、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人物(往往是他们的服饰)以特殊的色彩。
  《蓝色的女人》、《爱情的故事》、《罗拉快跑》。
  ②、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物体以特殊的色彩。
  《红色沙漠》中的红色机器、红墙……
  《黑炮事件》中的红色雨伞、红色出租、红色桌布……
  赋予某人物或者物体以特殊的色彩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
  A、尽量使它出现的自然,不露或少露人为的痕迹;
  B、注意作为背景或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者物的与这些特殊色彩的搭配,使画面均衡、协调,符合构图美的要求。《鸟人》现在时空中人物的服装都是冷色调,作为陪衬的周围环境人或物没有一点艳丽的红色,显得非常地和谐。
  4、彩色片、黑白片交替出现
  出于结构的需要,或者是出于主题的需要是否在影片中安排彩色片、黑白片交替出现。
  5、特殊处理
  出于影片的主题和风格的需要,是否选用特殊的电影胶片进行拍摄,或者在洗印的时候,对底片进行特殊的处理。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
  6、无色彩
  我们要树立一种大的色彩观念。那么,黑白片也是一种“色彩”。
  《泥之河》:88年出品
  ①、日本暗淡的历史时期;
  ②、影片本身朴实无华的风格。

【温馨提示】

获取更多艺考资讯请长按黄色ID 复制并搜索订阅

查找公众号:陈教授

微信号:ckg1982 (←长按复制)


  • 最新艺考资讯
  • 各省艺考网
更多

广东艺考网    湖北艺考网    北京艺考网    浙江艺考网    山东艺考网   
天津艺考网    上海艺考网    重庆艺考网    辽宁艺考网    江苏艺考网
安徽艺考网    福建艺考网    江西艺考网    湖南艺考网    四川艺考网
陕西艺考网    海南艺考网    吉林艺考网    山西艺考网    广西艺考网
云南艺考网    青海艺考网    甘肃艺考网    西藏艺考网    河北艺考网
贵州艺考网    河南艺考网    新疆艺考网    宁夏艺考网    内蒙古艺考网
黑龙江艺考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