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电影的评写也是如此。在影评写作的过程中,如何入手,怎样定位一篇影评的分析重点,这应该是大多数考生最头疼的问题。电影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其涵盖的要点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准确定位一篇影视评论,接下来分视君将介绍常用的六种电影评写的方法,让大家了解某一种特定的方法是如何组织和安排信息的。
1.电影史
在电影批评中,历史方法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运用时,可以有不同程度及自觉上的差别,但是,总体来说,作者在使用这种方法组织和研究电影的时候,会依据它们在电影史中的地位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方法可能会探索以下问题:
电影自身之间的历史关系。
电影及其制作条件的关系。
电影与受众的关系。
尽管有些评写电影的方法不强调历史议题,但是历史意识体现于大多数评写电影的过程中。当使用历史方法来阐述一部电影时,要避免事先假定在任何一部电影里,甚至是纪录片里,关于一个社会或者某个历史时期的画面是未经媒介处理的。
如果决定使用历史方法,自问一下具体问题,理清“历史”在你的论证中的作用:你是否使用历史信息作为你的研究背景或介绍信息?你是否关心某些历史事件在电影里被表现的方式和原因?历史背景是否帮助你解释了电影中的叙事或技术技巧?电影是完全根据历史还是部分来自历史?你的论证是否能够讲清影片在历史中的作用?你论证的重点在哪里?是电影背后的历史事实还是观众的反应方式,或者是二者兼有?不管你的具体主题是什么,自问一下,哪部分历史适用于你的写作。
2.民族电影
如果在关于电影的文章里,历史问题经常发挥作用,另一种重要的(或相关的)方式就是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来讨论电影。这种方法背后的假设是,电影文化通过相当数量的个体性来演化和获得理解。
当决定讨论一部或一组异国文化的电影时,作者必须以质疑的方式、包容的心态开始:这部电影与你所熟悉电影有什么不同?当处于另一种文化时,影片的意义有何不同?哪种文化背景可以使你更好的控制主题?你是否应该读一些有关其他艺术、政治和电影工业经济学的书?不要将文化及其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过于简单化。切记,这种方法意味着(尽管可能是错误的)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电影之间会呈现一致性,或基本的相似性。
3.类型
类型(genre)是一个法文词,是“种类”的意思,根据形式和内容的模型对电影进行分类。很多人在看电影时,都会随意地对电影进行分类。我们往往根据相同的主题、人物、叙事结构和摄影技巧,将电影分为西部片、歌舞片、黑色电影、公路电影、情节剧或科幻电影。西部片以牛仔和未开垦的空间为特点,科幻电影讲述外太空历险和外星人入侵的故事。在写作分析的过程中,类型的讨论经常是检视一部电影如何组织故事和观众期待的有效方式。
在评写电影类型的时候,你要时刻注意历史的差别,如索布切克所做的那样,因为类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此外,也要识别特定类型的结构、主题和风格技巧。这种类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在电影历史之外还有什么形式——小说?歌剧?在历史上它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你正在分析的电影故事是否吻合了它所属的类型?如果不是,不同类型公式的综合是否达到了目的?
4.作者论
现今,“作者批评”是被广泛接受且常被无意间运用的电影批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影片和导演或片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明星相联系,来定义和检视一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我们说“一部大卫·里恩的电影”或“一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时,本身就是一种评论行为,因为这意味着你在银幕上所看到的一致性画面是某个导演的,且同一个导演所拍的电影中,会有相似的主题和风格特点。尽管影评人不经意间会将一个主演或编剧视为“作者”,但作者批评可以追溯某些导演所宣称的艺术独立性和创造性。
尽管作者论为许多优秀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基于两个原因,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必须持有怀疑的态度。很少有导演能够完全符合作者论的主张,因为编剧和剪辑师可能对电影的全貌和逻辑有更大的影响。另外,根据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作者的指涉也很不同。“作者”二字用在特吕弗和艾里克·罗麦尔身上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其用在塞缪尔·富勒或大卫·林奇身上的意义。如果你开始对同一个导演的两部影片的剪辑手法进行比较研究,你应该首先表明你清楚自己在使用作者模式,且说明那个标签是怎样适用于导演的。自问一下,电影制作的历史条件是怎样促进或阻碍了你在作品里发现作者风格的一致性的。这些电影是否是作为片厂制度的一部分被拍摄的?导演是否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能够对电影施加更多的影响?导演对电影影响的最明显标志是什么?是剪辑、故事本身,还是主题,地点?你对一部电影的期待是否根据你对导演的了解?这位导演的作品里是否有特别的标志?等等。切记,精确的作者研究是对电影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导演的心理状态或私生活感兴趣。
5.形式主义的种类
形式主义是电影批评中的一个词汇,主要是关于一部电影的风格和结构,或是叙事以及场面调度等技巧是如何在电影中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作者会将这些形式内容与电影主题一起讨论,但是一篇探讨形式主义的文章,其焦点是关于模式的,如叙事开头和结尾、有意义的重复和摄影机技巧的变化,或镜头和片段相互之间的关系。
严格地说,形式主义批评并不强调影片之外的讨论,例如,一部电影对观众的不同影响、影片制作的历史条件或者银幕上并不直接明了地显示出的问题。一个作者可能会注意电影的剪辑或布光手法在风格或形式上的重复,然后描述它们怎样在影片的其他部分发挥作用。另一个方法是选择一个视觉上复杂的场景或片段,然后描述它的运作方式及其对于影片的重要性。无论你是在检视一个单一镜头还是一组画面,自问关于形式特色的一些问题:哪些是最有趣且最重要的?它们是如何切入故事与主题的?最为纯熟的是场面调度还是摄影机角度?如果你集中于单个场景或段落,那么声音、灯光和摄影机运动是如何与对故事情节的评论和支撑产生互动的?你如何将这些形式元素与影片的主题相连?
6.意识形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ideology)是“政治”的一种比较微妙而广泛的说法,至少,政治会让我们想到主义或信仰,它们是我们生活和世界观的基础。意识形态可能指一个人对家庭圣洁感的坚信,也可指“文明就是进步”这样的观念。
在一篇诉诸意识形态的评论文章中,任何文化产物或创作,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传达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如何看待它,而世上的男男女女又当怎样彼此相连——你身上穿的衣服显示了你的社会价值观,就如同你所看的电影一样。不管我们同不同意某部电影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观,意识形态批评家仍坚持认为,电影从来就不是一些无意义的人间影像,而且,电影中那些看起来自然的社会和个人价值观都应当加以分析。
下面的六种方法来源于现今电影批评主要的意识形态学派。每一种方法关注的都不仅是电影本身,而且包括电影被制作和被理解的方式:
①对好莱坞霸权的研究,集中于经典电影的形式是如何主导或有时扭曲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② 女性主义研究,探索了女性如何在电影中被正面或负面地再现。
③ 种族研究,集中描绘电影中不同的种族,如拉丁美洲人、非洲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
④阶级研究,分析电影中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安排,以此来反映社会权力是如何在某些电影中进行分配的。
⑤ 后殖民主义研究,用全球化的视角来检视电影,目标是揭示以前被边缘化或殖民化的文化里,本土视角的出现和反抗(如印度和伊朗)。
⑥ 同性化理论,探究电影里的人们公认的关系如何被挑战或摧毁,特别是通过与异性恋价值观的对抗。
最好的意识形态批评避免将自身限制在电影内容方面,相反,精确的意识形态分析将其关于人物和情节的疑问与叙事形式、摄影机与人物的位置等更加复杂的问题相联系:例如,在一部战争电影里,敌人是成群出现的,或摄影机使得他们看起来千人一面,这样做的意识形态意义是什么?(在这种类型的分析里,导演的目的和主张没有必要被理解为是真实的情况。)
126713
75524
71867
70687
69791
68006
66960
65893
63967
63834
热门搜索: 广州多芬传媒艺考培训 广州影视表演艺考培训 广州摄影艺考培训 广东传媒艺考培训机构 广州编导培训机构 广州播音主持 广州传媒艺考培训学校 深圳传媒艺考培训机构
戏剧影视表演 播音主持艺术 影视配音
导演与表演 空中乘务 服装表演
播音主持双语播音 播音主持粤语播音
播音主持影视配音 播音主持商务礼仪
艺考培训服务地区广州市 深圳市 中山 惠州 佛山 东莞 清远 汕头 揭阳 梅州 河源 潮州 湛江 茂名 肇庆 云浮 江门 阳江 韶关 汕尾 珠海传媒艺考培训班 艺考大学招生
音乐艺考班 音乐表演班 钢琴表演班 声乐表演班 民乐表演班 录音艺术班 作曲艺考班 流行乐器演奏 流行演唱 音乐教育 音乐学 乐器修造 艺术管理
舞蹈艺考班 舞蹈表演 舞蹈编导
舞蹈教育 体育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
音乐考研班 传媒考研班 作曲考研班